公社的郵局很小,就一間屋,大概二十來平米,里面有兩個職工在忙碌,最主要的業務是負責整個公社的信件、包裹和電報業務,儲蓄借貸只占極少部分。
1975年的一年期存款利息為324,余思雅琢磨了一下,存了100的兩年定期作為不時之需,又存了350的活期,打算以后利用這筆錢做點什么。還有50塊就沒存,留作家用。
這個時候還沒有銀行卡和存折,用的是存款單,統一印刷的,就一張紙,像后世的收據那么大,上面的存款日期、時間、金額和存款人都需要手寫。
填好資料后,郵局工作人員蓋上了銀行的印章,將存款單給了余思雅。以后就憑這個和她的私人印章來取錢,要是這東西丟了非常麻煩,所以得好好保管。
存好錢出了郵局,余思雅就看到了斜對面的肉聯廠,頓時有點走不動路。不知道是不是這具身體太缺少油水的緣故,看到肉,嘴巴里就自動分泌唾液。
想當年她可是連肥肉都不吃的主,如今竟會對著個肉攤子流口水,想想就心酸。
兜里有錢了,余思雅不打算委屈自己,她大步穿過馬路,到了肉聯廠前的肉攤子面前,笑瞇瞇地說:“叔,給我來兩斤肉!”
賣肉的大叔瞅了她一眼:“票呢?”
余思雅的臉頓時垮了下來,她一時高興忘了這個時代買肉不光需要錢,還要票。
可讓她什么都不買,就這么空著手回去,余思雅不甘心,她可憐巴巴地看著賣肉的大叔:“叔,有沒有不要票的?”
大叔指著旁邊那堆碎骨頭:“這個不要票,一毛五一斤。”
大叔的刀工太好了,這骨頭剔得特別干凈,一點肉都沒有,全是骨頭,難怪沒人買。鄉下人覺得花一毛五買這樣的骨頭還不如去買斤糧食,加點粗糧都夠一家人飽餐一頓了。
但余思雅不嫌棄,她就喜歡喝骨頭湯:“成,叔,我都要了,你稱一下多少斤。對了,還有什么不要票的,都給我來點唄,我家弟妹好幾個月沒嘗過葷腥了?!?br/>
“沒了,下次趕早?!贝笫孱^也沒抬,將骨頭用干稻草拴在一起,掛到稱上,“三斤二兩,四毛八?!?br/>
余思雅給了錢,接過找零,美滋滋地拎著骨頭回去了。
沈建東已經稍微把家里收拾了一下,從柴堆里把椅子拉了出來,又找了個比較平整的木板,搭在屋檐下,作為臨時的飯桌。
看到余思雅回來,他馬上站了起來,跑到門口伸手接東西:“嫂子,我來拿!”
這點東西哪需要用他,余思雅拒絕:“不用,咱們今天中午吃骨頭冬瓜湯,你去把紅英接回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