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走進院子的年輕官吏,立刻躬身向前,滿臉堆笑的拱手見禮,“楊教諭,您怎么來了?可是有事要找咱們吏房辦?”
【領紅包】現金or點幣紅包已經發放到你的賬戶!微信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領取!
溫小筠眸色微動。
教諭這個官職她是聽過的。
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位清官人物就曾經任過教諭這個官職。
那人便是家喻戶曉的海瑞海青天。
就如字面意思表示的那樣,教諭這個官職就是指在一縣之中設置縣學,掌文廟祭祀,教育所屬生員的官職。
整個縣衙里,真正有朝廷官階和俸祿的,就只有知縣、縣丞、典史、教諭這四個位置。
除去這四個人,縣衙里其余衙役胥吏捕快什么的,都沒有正式工資。
溫小筠記得自己在看海瑞傳記時,特別看到過衙門人員收入的一些細節。
縣衙的各種小吏衙役的收入來源除了知縣個人掏腰包補貼,就是衙門里的各種灰色收入。
比如收糧食稅時,戶房的胥吏會準備一個銅壺,專門用來稱量。
就在老百姓裝滿一壺時,戶房吏第一個動作不是記錄,也不是搬運。
而是會撩起衣擺,抬起一條腿,找準立在地上的銅壺狠狠飛踹一腳。
銅壺劇烈搖晃倒地時,大半的糧食都會被踢出來。
這時戶房吏就會抱起銅壺遞給交稅百姓,告訴他們說稅糧不夠數,要重新填滿。
而灑在地上的那些糧食就進了他們的私人口袋。
再比如查案辦案的捕快,無論出什么案子,都能撈到不少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