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遠雖然沒來戛納,但主辦方還是給他安排了貴賓坐席。這個看似禮遇,給予張遠聲援的動作,不可避免的引起了媒體的關注。
開幕式一結束,就有媒體擁上來采訪張建和王大倫。
“請問張遠導演為什么沒來參加戛納影展?”
“請問中國當局是否限制張遠導演出境?你們的電影在你們國內是否真的被禁止上映?”
“據說中國有關部門發函要求主辦方拒絕《東宮西宮》的參展,請問這件事是否屬實?”
“請問張大導的《有話好好說》劇組退出戛納影展,是否跟這件事有關呢?”
……
面對話筒,張建只能道:“張遠導演是臨時有事才不能親臨戛納影展。”
“你問的這件事,我不清楚。”
“具體原因,我不地道。”
“嗯,不清楚。”
王大倫則對這些問題一概不回答,板著臉護送張建一路擠出人群。
除了這件事本來就有新聞點之外,這些西方媒體想抹黑中國的意圖也很明顯。有些事你可以關起門來發發牢騷,甚至可以天天謾罵,但是你不能跟外人講,更不能允許外人罵。
其實王大倫和張建也特別糟心,你說這有關部門盡干這種操蛋事,臉都丟到外國去了。好在戛納影展能讓媒體關注的焦點實在太多了,他們也不可能抓著這件事不放,第二天就基本上風平浪靜,除了偶爾有一二個不開眼的,幾乎沒有媒體再來問他們這些操蛋又不好回答的問題。
不過有一點讓王大倫很高興,第二天的不少報紙登出了他和約翰尼德普和凱特摩斯的合影,尤其是幾張正面照,一身得體的西服站在兩位大明星的中間,居然讓他找到了幾分國際巨星的敢腳。
他把這些報紙都收集起來,準備帶回國。一方面想裝裝逼,另一方面用他的話來說,既然代言的別人的品牌,收了人家的錢,總得給人家一個交代。
《東宮西宮》的首映還有一個星期的時間,王大倫和張建沒事自然穿梭于各個影院,觀摩參展的優秀電影。
這次可不比在阿根廷的時候,已經算是精通英語的王大倫看這種帶著英文字母的原版電影毫無壓力,甚至還能一邊看一邊幫著張建翻譯。而且在戛納上映的影片很大一部分都是原滋原味的英文片,不用看字幕就更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