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出來張玉寒似乎陷入關于人生關于未來的思考中,羅美娘也沒打擾他。
人的想法會隨著經歷變化、年紀增長發生許多改變,倘若羅美娘還是剛穿過來年輕氣盛的時候,她必定火急火燎想催著丈夫上進努力。可她畢竟已經在羅家度過了那個恨鐵不成鋼的階段。
兩輩子加起來這么多的歲月,她外表雖還年輕,心性卻已經從容不少。
她覺得,要是張玉寒老這么不開竅,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也不是不行。男人半路想要加速困難,兒子從頭培養,難道還不能養出個秀才來。
沒有太大的追求就不會壓力纏身,羅美娘如今就是這種狀態。
過兩日就是除夕,羅美娘把張玉寒做的新衣裳從箱子里拿出來,想讓張玉寒再試試。
張玉寒雖還沉浸在思考當中,可那襖子一上身還是覺得不一樣,輕得跟云朵似的,不止輕,還暖和,他左看看右看看,好奇道:“你用什么做的?”
羅美娘也沒隱瞞:“里面裝了鴨毛鵝毛呢。”
“就那玩意還能做衣服?”張玉寒也是驚訝。
“為什么不行?你看鴨子和大鵝每日下水,水里多冷,就是身上長了這層毛才沒被凍壞。我想著縫在衣服里試試,穿起來挺暖和的。”
熟悉的問題熟悉的答案,羅美娘面不改色地應付過去。
看張玉寒挺感興趣,她這兩日在丈夫身上的雷達賊靈敏,一眼就看出他心中所想,道:“你要是想做幾件送人,倒是還行,其他的就別想了。”
要是好做的營生,羅家早些年便下手了,還能輪到他來撿這個便宜。羅美娘給他講了做羽絨服的技術難度。
原料難收集是第一,她這幾年用家里零食跟村里小孩換鴨絨鵝絨,收了好幾年才收夠原料,除此外防絨防風的布料也難找。
做羽絨服關鍵是要解決跑毛的問題。這年頭紗支密度高的布料,羅美娘在市面上就只看過一種高價絲綢,貴得不得了,窮人是很難擁有的。
李氏摳門成那樣,未嫁前羅美娘自然不會為這個在李氏面前討嫌,也是如今自個能當家做主,她才又把羽絨服提在日程表上。
做這個也比別的費功夫,只張玉寒手上這一件,她里里外外用了三層布,幾乎整個襖子上都能看出整齊細密的針線痕跡。
也是家里人少,羅美娘才能做得這么仔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