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門外,內城曹門街東南,是當朝首相吳慎的府邸。
下晌吳慎下值回到家中,府里管家拿著一沓各府遞來的拜帖過來,等吳慎換了衣裳凈面洗手后把拜帖呈上。
第一張是參知政事左槐送來的帖子,言說六日后休沐慎交詩社有文會,都有哪些人會去,請吳太宰一道前往。
“這時節(jié)辦文會?”吳慎拿著帖子沉吟。
左槐一向與王準交好,帖子上卻沒寫王準會去慎交詩社,那當然是沒邀請王準或王準沒答應去。
稍傾,吳慎把左副相的帖子放在左手邊,對管家說:“給左副相回帖,說我屆時定準時到。”
接著拿起下一張,是捧日軍指揮使金柄送來的,說是得了西域美酒請吳太宰品鑒。
帖子里寫的話語焉不詳,但很明顯就能看出,西域美酒都有了,肯定不能少了西域美人,邊品美酒邊鑒美人,豈不樂哉。
吳慎隨手就把帖子扔右邊去,都懶得讓管家去給金柄回帖,這個金柄是越來越不像樣子了,該讓人去好生敲打敲打。
又連續(xù)往右邊扔了好幾張?zhí)樱S后拿起一張來,對其上的署名微感詫異。
他問管家:“來送這帖子的人是誰?”
管家探頭看了一眼,想了想,說:“是個生面孔,小的從未見過。”
吳慎頷首,帖子在手里翻轉了一下,沒有放到左邊或右邊,而是收到了桌案的抽屜里,并吩咐管家伺候筆墨。
素箋鋪開,羊毫筆舔墨,吳慎懸臂默了片刻,寫下“如晦賢弟臺鑒”。
朝中字“如晦”者,只有永興軍路轉運使宗長庚。
梁朝立國,吸取了前朝末年動蕩及滅亡的教訓,為防范文臣、武將、后宮、外戚、宗室、宦官等擅權,在中央設中書、樞密、三司分掌政、軍、財三權,宰相、樞密使、三司使三者的事權不相上下、不相統(tǒng)攝。又以文官出任樞密使攝武官事,審刑院攝刑部、大理寺事。
地方上,太宗時為削奪節(jié)度使、刺史等武臣的權力,各路設轉運司,由中央直接派遣轉運使,經(jīng)度一路財賦進而按部舉刺,同時監(jiān)督地方官吏。繼而皇帝疑懼轉運司權力過重,復遣走馬承受進行稽查。真宗朝,幽州為抗獫戎開了元帥府,便在天下十五路上又增了一路軍路,便是永興軍路,專為監(jiān)察幽州元帥府。
之后真宗又疑懼轉運使與走馬承受恐有勾結,又陸續(xù)在永興軍路上設立了提點刑獄公事司,掌刑獄訴訟兼察吏治;一年后又設提舉常平公事司,掌一路通貨有無、平抑物價、坊場、河渡、水利等事關國計民生的大事并兼察吏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