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據我爹,這還是我爺爺當年在當八路軍的司務長的時候跟那廚師學到的,不過在戰爭年代,炒面可不會放什么肉丁、油渣之類的,為了長期保存和便于食用,還有原料的緊張,除了放了點鹽之外,其他什么調味料也沒有。
而本公子給他們弄的這種炒面,可是采用了宇航員的配方,嗯,至少是網上忽悠出來的宇航員的配方,雖然玉米沒有,但是,本公子采用的是小麥、大豆為主料燕麥綠豆為輔料,然后加入了鹽和糖炒制出來的炒面,綠色無污染,而且卡路里很高。
半斤的炒面,足夠這些剽悍的勇士們半天消費的能量。另外還有酪于和脫水蔬菜,至少在能量的吸收方面,已經完全地沒有問題,至于不少穿越小說上面說古代人晚上看不清楚東西,那完全是扯蛋的玩意。
且不說其他,單說維生素是神馬,想必大家都應該很清楚,維生素主要就是從果蔬中攝入,在古代,很少有人說能夠像二十一世紀一般天天只吃肉,一口菜不吃,這樣的人,放在古代,絕對是牛叉到極點的富戶,要么就是草原上的游牧民族。
更何況,胡蘿卜早在漢代就傳入了中原,而且在古代,普通百姓能夠吃得上肉的機會不多,他們的主要下飯的菜肴是以各種蔬菜為主,吸引的維生素怕是比二十一世紀那些成天吃東西都挑三拈四的老百姓還多,怎么可能晚上看不見東西?
而本公子給這些家伙準備的脫水蔬菜里邊,就有著胡蘿卜,還有卷心菜這些玩意,你們沒有看錯,正是卷心菜,這是本公子手底下的全聚德大酒店的功勞。
本公子很清楚,華夏大地雖然地大物博,但是現在仍舊有許多的食材沒有引進過來,但是洛陽和長安這兩地,從西域甚至是從歐洲一帶到來的商販還真不少。
這些人中,亦有不少人把自己喜歡吃的菜色的種子給帶到了洛陽和長安。而本公子在酒店開張之后,就一直在尋找新的菜色品種,并且是花重金求購,不得不說,金錢的力量是巨大的,至少在重金之后,有不少的西域人還有西秦人都拿著自己帶到了長安和洛陽的菜蔬的種子來換取錢幣。很幸運的是,沒過多久,居然找到了生菜和卷心菜,當得到了這三種菜蔬的種子時,害得老子差點因為喜極攻心而昏了過去。
不為別的,就單說一個卷心菜,這玩意耐寒、抗病、適應性強、易貯耐運、產量高、品質好等特點,在后來的中國各地普遍栽培,是中國東北、西北、華北等地區春、夏、秋季的主要蔬菜之一。
也是唯一一種在產量上,能夠與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會出現的大白菜的產量媲美的菜蔬。要知道大白菜的產量在每畝五千公斤,這是啥子概念?也就是說,一畝地的卷心菜,光是煮菜粥,一頓吃五斤菜,就足以⊥差不多一千頓,這絕對是一個可怕的數字。
就算是這個時代沒有化肥,但是產量再少,怎么也能弄出來三五千斤不成問題,而華夏在滿清王朝之時,之所以能夠人口增長,最重要的一個原因,還是與蕃薯、土豆、玉米這些高產作物的出現,不然,人口的基數,根本不可能增長那么大,這一點,不光是歷史的公論,同樣也是科學家們精準的結論。
嗯,又有點跑題了,不過遺憾的就是其他的高產作物幾乎都集中在了美洲,或許正是因為食物的充裕,才會那些美洲印第安人不思進取,成天吃飽了就一個部落跟一個部落的單挑掐架,連個統一的帝國都少之又少。
要是本公了能夠擁有土豆,擁有蕃薯,擁有玉米,哪指不定只需要一百年,就可以征服整個地球,讓所有聰明人都去專研科技學術,說不定在公元十世紀之前,就能夠登上月球,開始探索太陽系了。
言歸正傳,至于生菜,相信吃過燒烤的人都應該知道是啥玩意,用這玩意包著烤好的牛肉或者是五花肉,塞進嘴里邊大嚼,那真是肥而不膩,清新爽口
所以,生菜和卷心菜業已經被本公子拿來種植了,而如今的脫水蔬菜,最主要還是胡蘿卜和春熟的卷心菜,再加上給他們配備的茶磚,足以⊥他們攝取足夠的維生素。
不過,本公子也終于明白了在這個時代什么樣的人有夜盲癥,那就是游牧民族,在這個茶葉才剛剛開始流行的時代,以牛羊肉為主食,而缺乏去油膩,缺乏維生素攝取的游牧民族的確在夜晚很難看清楚物體。
這還是我從李僉這位跟俺老爹在草原上呆了好幾年光景的老管家那里得知的。草原上的人在夜晚,幾乎看不清任何東西,哪怕是在有月亮的夜晚,一切東西看起來都顯得很是模糊。老管家也覺得很神奇,就連他在草原之上生活了一段時間之后都會如此。
一打聽,果然,這些家伙還沒有開始飲用奶茶,他們更喜歡的是奶酒,又或者是中原傳過去的酒精度數更高一些的烈酒。很好,這個,秘密本公子要繼續保持,至于現在,還沒必要拿茶葉去跟那些一旦強大就想打中原主意的突厥人作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