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鎮國大將軍樞密使秦良玉開始陸續下近衛軍調動令。
近衛軍第三軍第一兵團由開封調往河南儀封,第二兵團由河南滎陽調往河南杞縣。
近衛軍第二軍第一兵團西進河南南陽,再調往河南偃師,以備他日阻斷清軍何洛會部與洪承疇主力的聯系。
近衛軍第二軍第二兵團則調往河南河陰,準備在洪承疇部進入河南腹地后渡河搶占孫家渡口所在地原武縣。
近衛軍第四軍第一兵團和第二兵團悉聽黃得功自己節制,于襄陽荊州一線布置重兵層層阻擊節節抗敵,不得允許清軍進入一步。
近衛軍第一軍也是如此。
秦良玉心思縝密,按照大元帥府預先的戰略部署和周則提供的洪承疇之戰略部署,已開始將近衛軍兩個軍的主力暗暗布置在河南開封府周圍,且只等待著時機一到便可慢慢形成包圍圈并扎進口袋等著洪承疇的主力往里面鉆。
這與參軍劉范傳遞給洪承疇的情報自然是相反的。
雖說戰略部署很是簡單但這里面會有很多變數,誰也不清楚到時候會發生這樣的事。
好在洪承疇現在還對此一無是處又加上得到的是假情報真的以為大明近衛軍第二軍真的是由揚州北上山東,第三軍西進湖廣。
而事實上,西進的是近衛軍第二軍,不過不是去的湖廣而是去的河南南陽。
近衛軍第三軍也相繼調離開封城,但卻一直沒有離開河南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