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生產技術改進帶來的勞動力過剩問題。
作為帝國統(tǒng)治者的朱由檢還得準備好應對好產能過剩帶來的經濟問題。
一旦布匹因為技術改進生產到供大于給的地步就只能擴張貿易市場,將大明過剩的產能傾銷到其他國度,以此達到占領國外市場,從國外賺取利益的目的。
這就使得朱由檢和他的大明帝國不得不因為經濟利益而走上對外擴張的道路,甚至要強迫一些海外封閉貿易的國家和大明貿易。
除此之外,不僅僅是紡織工業(yè)未來會產能過剩,蒸汽機一旦應用于生產,帶來的技術革命將會導致其他各行各業(yè)都會產生技術革命。
軍事工業(yè)自然也是如此,到時候過剩的槍炮需要傾銷出去就需要更多的戰(zhàn)爭去消耗掉這些產能。
除此之外,肯定會有很多勞動力轉移到軍隊里,軍隊數(shù)量肯定會進一步擴大,這些軍人們作為暴力集團要獲得更多的利益自然也要對外擴張才行。
朱由檢可以想象的是,蒸汽機帶來的技術革命將會使大明徹底脫胎換骨成為一個帝國主義國家。
國家壟斷最先進的國民經濟生產技術和最多的國民經濟財富。
但現(xiàn)在說這些還早,在蒸汽機應用的早期,除了增加就業(yè)壓力外,國內的百姓生活質量肯定會提高,至少穿衣成本會降低。
而且制造工業(yè)肯定會大規(guī)模興起,軍隊裝備水平肯定會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