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人溺水,援之以手;天下溺水;援之以道!
天子劉彥面對泱泱世族可能帶來的江山崩壞危機,多番籌謀,定下了‘三十年懷柔剪滅’的國之大策;華興郡守應知面對滔滔河水帶來的,幾經周折,定下了‘金石燒山、禍水東引’的策略來清除水患。
過山有山計,過海借海潮,做人間事,各有各的道兒,能夠平安順利抵達彼岸,便是好的。
......
這幾日的劉德生,心中有一種‘仙君得妙法,如虎添神翼’的奇妙感覺!
自從他冷夜拜郡府,聽取并執行了了應知的治水方略后,果然在短短數日便補好水閘、平息水患,華興地界重新透出了一絲人氣兒!
在這次百年不遇的水患中,凌源劉氏不僅開了私倉,而且平了水患,聲望自然與日俱增,在劉興的授意下,管家劉布派人在大街小巷加以渲染,華興官商兩界,紛紛贊凌源劉家為‘大儒賢裔,帝師圣后’之家,劉興和劉德生父子的威望,一時間風頭無二。
宣懷趙家、豐毅黃家自然不甘落后,他們也開始捐銀開倉。有三大家族起頭兒,一些小門第、小幫派也或多或少的敬獻微薄之力,應知命人一一造冊記錄,以備將來論功行賞之用。
有了糧,便能填飽肚子;有了地,便可再謀生計;有了錢,明年便有了盼頭。有了盼頭,華興百姓們又活絡起來,他們開始‘各顯神通’,想方設法弄一些緊俏資源,以期在九月三十的大集上,得一大彩!
.......
水患之事到此,基本塵埃落定。
青禾居,德生邸,楊觀小聲提議:小范圍擺一個慶功宴,慶祝一下。
劉德生歪在榻上,臉上流露著春風得意。此刻的他,儼然將自己當成了拯一地水火、功可留史冊的風云人物,此事怎能不大傳特傳?怎能不以此拉攏人心?
所以,他當然要擺宴,要擺千鳥宴,邀遍華興賢達勛貴,要讓整個華興郡人都知道,這水患,是在他劉德生手底下平息的。他要讓整個華興郡生生世世都感念他的恩情。
他要邀請即將南下的東方春生,邀請他在大集之日,在輕音閣為凌源劉家誦書,書名他都想好了,就叫‘太極生天地,德生始廢興’。
他要邀請他的二弟劉瑞生和三弟劉權生,要讓他們好好看看,他大哥這個榜樣做的是否到位,要讓他的兩個弟弟知道,誰才是這劉家眾望所歸的繼承人!
若使人亡,必使其狂!
一年來的順風順水,劉德生變得愈發狂妄自大,他篤信:他劉德生,就是人中龍鳳,是天之驕子,他劉德生,就是那個把劉家兩代帝師的‘兩’字換成‘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