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喜歡江湖,這里不僅有美人美酒,還有美景美事,當然,還有數不清的恩怨情仇。
劉懿的夏老大走了,回到了曾經夢開始的地方,望南樓!
夏晴擇一城而終老,往后余生,他再也沒有踏出過凌源城半步,至死,他也沒有來赤松郡看一看天池滋潤下的萬頃良田,和草木春天。
后世之人給他的評語,簡單的要命。
四個字,事功崇隆!
......
劉懿的路,還在走,相比于來時的艱辛,下山的路一片通途,順暢無比。
相比劉懿,苻文恰恰相反,來時順風順水,去時,千難萬險。
......
異國他鄉,難保不會橫生枝節。所以,下了天池的苻文,立馬帶著諸將與三百燭龍衛匯合,這只大秦‘商隊’原地休整一日后,當即啟程,北上歸國。
在苻文的認知里,龍珠縱然是不世出的神品,亦無法改變一國國運。
相比于一枚破珠子,他更在乎的,是前程。
所以,對于苻文來說,龍珠的得與失,不過是錦上添花,此一行,他說服了孫江孫氏、取得了琴蟲、收服了葉鯉和孫珍兩員悍將、趙安南還入了致物境界,可謂收獲頗豐,前方形勢一片大好。
更喜人的是,按照當初約定,苻文回到大秦南燭道柯澄縣,慕容恪應當踐行承諾,策馬出帳相迎。
屆時,自己一番鼓噪,與慕容氏結成淺交,假以時日,贏得八柱國中宇文氏、慕容氏與鄒氏三家的支持,得繼大統,可謂指日可待也!
到那時,哼哼,一枚珠子,何足道哉?
歸途路上,苻文一道興致勃勃、雄姿英發,一行人扮作馬隊,下了太白山北麓,雖說歸國之路還有近千里之遙,但下了太白山,既出赤松郡,只要穿過廣袤的沃遠郡,到了孫江郡的地盤,自己這一行,便算功德圓滿啦。
行進途中,鄒茯苓唯唯諾諾地問道,“老大,當時我那步棋,是不是走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