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一隊訓練有素的人馬掠過陽光透過樹葉投下的斑駁光影一路飛馳。
朝露沾濕皮甲,堅硬的馬蹄飛踏過水洼,領頭在隊伍最前方的是一名身形挺拔的玄衫青年,寬袖滾了云紋金線,露出攥住馬韁繩的右手,手背凸顯的青筋在緊實的蜜色肌膚覆蓋之下,修長的手指,骨節分明。
青年面色寒霜罩雪似的冷峻,侍衛從后趕來稟報,距離京城還差半日路程。他皺了皺眉,霧藍的眸子閃過一抹快到看不見的不悅。
侍衛沒注意到,繼續小聲興奮道:“五年了,殿下每次回京都匆匆而返,此番咱們打了大勝仗,蠻夷懾于殿下威勢不敢再擾邊,殿下終于能夠松下肩上擔子,留在京城好好養傷了?!?br/>
侍衛一心想拍青年馬屁,卻不料青年眉毛挑了挑,語氣不明道:“你覺得京城很好?”
“京城物貌繁盛,自是極好?!?br/>
青年勾起一側唇角搖頭,“人人向往之地,也是腌臜匯聚之地,這大安城,可不比北境苦寒之地好多少。”
侍衛這才發現,接到圣旨即下令出發的殿下,似乎對回京并不十分情愿。
順衡十六年,北戎大舉入侵大梁朝邊郡,邊關守將戰死,朝廷接連派出幾路大軍驅逐蠻夷,盡皆慘敗,領軍的將領不是被殺就是灰溜溜逃回來。
朝中無人可用,國祚危矣。
死生存亡之際,年僅十六歲的六皇子秦崇嶼主動站出來請命前往邊關抗敵。他年紀小,雖精通騎射,也會些拳腳功夫,卻從未真正上過戰場。
順衡帝不敢把所有兵力交給他,無奈沒有別的選擇,只能死馬當活馬醫,撥給六皇子兩千人由他指揮。
這兩千人馬能保著秦崇嶼不丟掉小命活著回來便好,順衡帝沒有別的期望。
出人意料,秦崇嶼可謂天生將星,率領這兩千人輕裝奔襲大迂回掏了北戎大軍的老巢,一刀砍下敵將頭顱,燒了糧草。
沒了主將加上斷糧,氣焰囂張的北戎軍軍心逐漸渙散,秦崇嶼趁勢收攏所有殘兵展開反擊,一舉將北戎蠻子趕回草原。
北戎可汗得知戰報,震怒不已,堂堂北戎鐵騎竟會敗在一個毛頭小子手下,接下來幾年,北戎年年來勢洶洶,規模一次比一次龐大,都被秦崇嶼帶兵打退。
北戎連吃敗仗,還接連丟失幾處水草豐茂的土地,國內逐漸發生內亂,北戎可汗忙于平息國內叛亂,無暇派兵南下襲擾,烽火燎遍了五年的大梁北地邊境總算是安定下來。
外部剛剛穩定,內部已經迫不及待洶涌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