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
東國六朝至今,王都繁華依舊。
雞鳴寺,秦淮河。
金陵之味,秦淮之美也。
臨河有一石牌坊,橫書“桃葉渡”。正面兩側(cè)楹聯(lián)為“細(xì)柳夾岸生,桃花渡口紅。楫搖秦代水,枝帶晉時風(fēng)。”
當(dāng)那雞鳴寺里的鐘聲敲響時,日暮的余暉普照大地,秦淮河畔來往的船只和人們都加快了腳步,船夫吆喝聲也愈發(fā)大了。
河舫競立,燈船蕭鼓。
臘月二十二,秦淮河桃葉渡上,一葉扁舟悄然靠近。
船只蕩開層層水花,船夫提醒著船艙里的客人靠岸了。船艙的草簾被掀開,一個俏麗的腦袋探了出來。她穿著上好衣料的鮮橙色襖裙,清麗脫俗。她看起來年紀(jì)很小,五官靈巧還未張開。她身后跟著一名少女,膚如凝脂,螓首蛾眉。
女孩歡快地跳上岸,這幾日她吃的好,睡得也好,又養(yǎng)胖了一圈。少女跟著她上岸,朝女孩不斷念叨著“小心”,生怕她走的不穩(wěn)跌倒了。她們身后跟著一名藍(lán)衣男孩,身材瘦弱。緊跟著出來的是一位溫潤如玉的白衣少年和一位不茍言笑的老人,兩人忙著對艄公夫婦致謝,給了一貫銅錢,算是答謝。
夕陽下的姚葉渡口前,女童輕手彈走了身上的水珠和灰塵,理了理裙擺,她從袖口里取出一面小銅鏡,理了理鬢角的碎發(fā),邁開了輕巧的步伐。
渡口的藥童已經(jīng)等候多時,少女戀戀不舍地與他們道別,臨別時不忘保住了女童的臉又親了兩口。
另一邊的馬車也已等候多時,白衣少年整理了衣冠,準(zhǔn)備與他們道別。少年似笑非笑地繼續(xù)說道:“先生將我打暈的時候如此果斷,可想過我會與您翻臉?”
老人低眉道:“老夫逾矩了,當(dāng)時情況緊急”
“罷了,”少年擺了擺手,一笑置之,“這一路往南后都未曾聽聞河陽瘟疫之事,恐怕是有心人刻意隱瞞。此事蹊蹺,懷榮這就立即回宮稟明父皇。”
老人亦面露憂色道:“殿下所言極是。”
“下次帶阿攜來玩兒。”說完,白衣公子轉(zhuǎn)身離去,背后身朝他們揮了揮手。
老人帶著兩個孩子沒有乘車,慢慢散步著走向城里。南方的天氣暖,不似北方飄雪不止,這會兒不過是風(fēng)大了點(diǎn),要想看雪,至少還要再等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