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珞是第二天才知道大太太請了榮安伯夫人往府里做客的事情。
對于大太太此舉,顧珞其實(shí)多少能揣摩出她的心思來。
這除了因著明家被封了榮安伯,她顧及著流言蜚語不得不請了榮安伯夫人往府中去,其實(shí),另一方面又何曾不是為了故意給榮安伯夫人下馬威。
畢竟在大太太看來,明家之前就是個(gè)破落戶,而寧國公府,卻自詡皇親國戚,大太太自然感覺在榮安伯夫人面前,有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了。
而明家人去寧國公府做客,瞧著這么嚴(yán)格的上下尊卑,再看看府中處處顯赫,連丫鬟穿的衣服許都比明家姑娘往常要穿的好,這換做誰,不得心里發(fā)憷啊。
可這事兒,即便顧珞知道大太太的心思,也不能攔著她,更不能護(hù)著明家,畢竟她如今在萬壽山,若她在府中,許還能幫上些忙,可現(xiàn)在,這遠(yuǎn)水解不了近渴啊。
一旁,徐嬤嬤見她眉頭微蹙,卻是笑著道:“娘娘,奴婢早想到寧國公夫人會有這一招了。所以,那日榮安伯夫人離開萬壽山后,奴婢便讓宮里一個(gè)嬤嬤往榮安伯府去了,有著這嬤嬤的教導(dǎo),雖明家姑娘們不能和那些貴女們一般,懂那么多。可裝裝樣子,也是可以的。”
“何況,明家姑娘那日往萬壽山來,也未曾失了禮,瞧著就是知禮的孩子,如今再有了嬤嬤的特意教導(dǎo),更不會出了笑話了。”
其實(shí)對于徐嬤嬤來說,讓那嬤嬤去教導(dǎo)明家人言行舉止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要讓她們泰山崩于前,也不大驚失色。
不過這些,徐嬤嬤也并不怎么擔(dān)心,畢竟,明家人那日往萬壽山來,萬壽山入目都是珍奇的寶貝,這如何是寧國公府能比的。
所以,徐嬤嬤并不覺得寧國公夫人這次會如了自己的愿。
聽徐嬤嬤這么說,顧珞也終于安下心來。
這時(shí),拙心笑著走了進(jìn)來,身后還跟著一個(gè)小太監(jiān)。
而太監(jiān)手里,竟然拿著一個(gè)籠子,里面有一只通身雪白的貓。
沒等顧珞開口,這太監(jiān)便跪在地上,請安道:“娘娘,奴才是珍禽司當(dāng)值的,這不前些個(gè)兒西北進(jìn)貢了這小東西,這小東西可和外頭那些野貓不一樣,性格格外的溫順,奴才便想著拿了這小東西給娘娘解解悶。”
不要說,顧珞瞧著這通體雪白的小貓,第一瞬間就愛上了。
可她雖然喜歡,畢竟這貓和籠子里的鳥兒不同,這養(yǎng)起來如何能容易。
何況,若不小心沖撞了皇上,便是大的罪過了。